11月28日,交研智慧总经理朱丽云为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储备中心(以下简称储备中心)分享了题为“大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工作研究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朱丽云从“智慧交通到底是干什么的”、“精准治理的提出背景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城市大脑是什么”、“交通行业人路在何方”等大家普遍面对的困惑与思考,与同行们分享了自己在智慧交通工作上的心路历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智慧交通建设要有顶层设计思路,严把数据关,应用为导向,人工智能来升级。
朱丽云首先与大家分享了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历程与特征,以北京市路网运行监测与智能化分析系统十余年的升级改造,以及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推广应用为案例,展示了交通决策支持科学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已经建立了以交通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城市交通一体化扫描仪和交通仿真沙盘推演机的基础系统架构,而这套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后台硬核引擎的城市交通大脑,支撑了上层的智慧监管、智慧运营与智慧决策等政府与行业的综合治理动作。
其中,交通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打造的城市交通决策综合数据资源中心;提供面向交通领域的城市大数据分析服务,是打造城市智慧交通决策大脑的基础。城市交通一体化扫描仪为城市治理提供涵盖交通行业全息感知、监测预警、多维分析、融合应用与立体化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及一站式集成服务,全面扫描与诊断城市交通的健康水平与问题症结;城市交通仿真沙盘推演机对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管理、城市资源布局和优化、环境污染防治等措施实施的近期效果以及远景发展情况进行仿真模拟评估,为城市各项重大交通决策的推出提供实验室测试环境,避免社会经济成本的政策性损失。
朱丽云介绍了交通路况分析与拥堵评价系统、交通流量分析系统、公共交通客流与线网优化系统、信令职住分析评价系统、社会小汽车出行分析系统、综合交通集成展示大屏系统、机场陆侧交通保障信息化系统以及交通仿真一体化可视化系统等,涵盖了交通出行的方方面面,这些系统能够对城市交通的管理提供现状监测、诊断分析以及仿真推演等辅助决策支撑,使得城市交通的规划与管理部门具备了从凭经验到数据证析的硬核工作条件。
国家高层领导人在众多场合多次提到,要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治理的能力。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出台《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2016年工信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应用。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若干意见,提出运用大数据作为提高政府精准治理的重要手段。各地方也依此出具政策,强调共享大数据、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协同化。
朱丽云认为,下一步精准治理平台的打造重点,将放在从“看”到“用”上。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智慧交通建设回归交通行业管理初心,系统要实现与业务的强结合。“在这过程中狠抓三个方向,一个是数据质量及计算的严格把控及精准可靠性;第二个是系统好用、易用性,要与业务深度融合,要与城市智慧决策、管理、运营与调度动作进行联动;第三个是推进AI+交通的发展。”
精准治理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而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应该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信息化里最懂数学的,数学里最懂交通的,交通行业里最懂信息化的。他们在一起,聚焦打造一套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平台,严把数据关,应用为导向,方能实现交通行业的软实力提升;而未来基于全量人车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能够支撑的城市交通系统,将有可能从开放、无序的交通系统,转变成一个封闭的、相对有序的,甚至是基于预约式出行的复杂网络优化的先进交通运输体系。
· END ·